ode -->
「好事」邀請大家一起定義!
善意存在每個人心裡,但唯有開始行動,「好意」才有可能變成「好事」。
從 2014 年起,NPOst 連續 6 年找到 36 位在社會角落積極改變的公益行動者,他們如今繼續在各處堅持努力著,我們卻已不甘於自身有限的視野。
今年,我們要尋找以公益創新方式創造影響力、推動永續、攪動公益的超強行動家!
如果你也是只差一點支持與看見,就能創造更多改變的人。如果你身邊正有一位/群全力以赴的行動者,請告訴我們!請推薦他們,成為今年最棒的「公益行動家」!
獲選為 NPOwer 公益行動家,將可以得到:
— 徵選流程 —
揪出身邊的公益行動家!
公開徵求
7/13 - 8/17
歡迎自薦或推薦你身
的公益行動家
書面審查
8/18 - 8/20
由內部委員會初選
12 位入圍者,8/24 公告審查結果
網路投票
8/25- 9/13
開放觀眾票選出心目中
的公益行動家
評審面談
9/15
由 7 位專業評審委員
選出 6 位公益行動家
年會舞台
10/16
與超過 700 位 NPO 工作者分享你做的好事!
— 2020 專業評審團 —
評審團召集人
陳志堅
滙豐(台灣)商業銀行 總經理
陳志堅於 2017 年 6 月被任命接任滙豐(台灣)商業銀行總經理暨滙豐銀行臺灣區總裁一職。在此之前,他擔任滙豐(台灣)商業銀行環球資本市場處負責人。並於 2005 年加入滙豐,擔任環球資本市場處業務部主管,於金融業有 20 年以上的豐富經驗。
在他的帶領之下,滙豐自 2019 年起響應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,積極參與離岸風電融資,包括海能風電(Formosa 2)以及彰芳西島離岸風場之聯貸案,提供客戶融資、外匯避險、供應鏈管理等服務,透過具體行動支持台灣的永續發展,力行相關永續策略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。
專業評審委員
鄭國威
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理事長|泛科知識 共同創辦人
知識上癮患者兼發問狂,對這個小小世界有著娛樂重擊、PanX 泛科技等泛科知識公司旗下網站,現任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、泛科知識長。過多好奇。與夥伴連續創辦PanSci 泛科學、Punchline。
尤美女
前立法委員|臺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 創會理事長
人權律師,婦女運動倡議者,性別工作平等法、民法親屬編、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攸關婦女權益的法案之主要推動者,曾任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、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創會理事長、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台灣總會理事長、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。
2012-2020 為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,於任內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,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。
2020/7/9獲頒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勳位。
賴香伶
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執行長|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 執行長
現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、策展人、評論人以及藝術顧問。具有美術史和博物館學的學術背景,除了策展、評論之外,也參與臺灣與上海相關美術館的規畫及營運。
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、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,以及國立臺灣美術館、臺北市立美術館的策展人。也曾任上海外灘美術館藝術委員會召集人,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2014 上海雙年展學術委員等,並多次參與臺灣、香港和上海地區美術館所舉辦之相關研討、策展和評審活動。
目前同時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營運諮詢委員、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、春之文化基金會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。
陳慧純
IBM 大中華區企業公民部 協理
現任 IBM 大中華區企業公民部協理,負責 IBM 於中港臺地區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工作,並同時領導亞太區P-TECH (Pathway to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)學校的 IBM 專案經理團隊。歷任台灣 IBM 企業品牌公共關係部、企業公民部、大學合作部等職,屢獲最佳員工及團隊楷模獎勵。
長期以來,致力運用 IBM 全球資源協助本地科技教育擴大發展,積極倡議培養關鍵技能對年輕學子的重要性,並領導內部團隊與產官學各界廣泛合作,推動落實技職教育模式創新變革。平日熱心公益,除組織動員及親身參與公司各項志願者活動外,個人特別關注城市與偏鄉教育失衡問題,更主動承諾青年培力計劃,2019 年甫獲 IBM CEO 頒授 「IBM Volunteer Excellence Award」,是 IBM 企業志工參與的最高肯定。
巫彥德
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
阿德,本名巫彥德,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之一,在組織負責營運工作,大學念工程,研究所念商管,但都念得不太好,於是就跟以前老師說的一樣,不好好念書就會流落街頭,但在台北的街頭遇見了名為「貧窮」的獨特生命經驗與文化,也看見生活在街頭的人的困境,因此以貧窮是一種面對匱乏生活的生活節奏為出發,試著用行動,讓社會更能與名為貧窮的文化共處。
侯家楷
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(股)公司社會企業服務團隊 經理
管理顧問、衝擊投資人及非營利組織經營者。具有社會學及企業管理背景,投入過非營利組織、TED x 策展、國際志工與公共事務。帶領團隊提供:(1) 社會企業經營管理、(2) 企業社會創新策略、(3) 衝擊投資策略、(4) 衝擊評估與報告書等跨域顧問服務,業餘時參與城市浪人、180 Degrees Consulting、Design for Taiwan 等社群。期許自己透過顧問工作與社群參與,促進商業世界對於環境、社會議題的關注與行動!
— 2020 NPOwer 公益行動家 —
台灣展臂閱讀協會
「防疫新距離,拉近距離」 創新與陪伴走向後疫情時代
疫情對非營利組織運營帶來衝擊,創新與堅持,是改變的機會,思考永續的模式,造就更大的影響力。陳宥達醫師在學時罹癌、休學長駐偏鄉當志工,後創辦台灣展臂閱讀協會,協助超過 60 間醫療院所推廣共讀,守護社區孩童長者的認知發展。
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
在疫情中,找出新方向
疫情來臨,對弱勢群體的處境來說,更為艱辛。熱線把同志從網路上、拉到實體空間,提供一個安全的支持與互動環境,疫情來了,我們再一起回到虛擬空間,熱線開始一系列的嘗試,讓同志社群知道熱線一直陪伴大家,陪伴可以無空間的限制。
街遊 Hidden Taipei(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)
街頭上的遊戲人生-艋舺走撞實境遊戲
艋舺走撞,是個體驗無家者真實人生的街頭實境遊戲,玩家會扮演無家者或社工,體會在街頭上的風風雨雨。每個角色的目標及困難都不同,期待透過遊戲的方式帶大家理解無家者流浪的背後因素,減少對貧窮的污名。
臺灣青年民主協會
2020青年行動 - 投票之後,青年的下一個行動?
2020 青年行動中,我們「向上」監督青年政策,透過法案研究、政策諮詢、國會遊說,以行動投入政策監督行列。此外,協會致力於「向下」為臺灣青年民主教育札根,從校園培力、集會遊行到社會溝通,讓青年聲音確實被聽見。
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(紅鼻子醫生)
醫療輔助的新視野:紅鼻子醫生微笑處方的魔力
Clown Care 是一專業醫療照護與輔助的工作,關懷長期住院的病童、成人或長者。多個國家授予政府認證,甚至規範兒童醫療院所須有編制。而我們將這高度重要性的醫療輔助新視野帶入台灣,並讓大家認知到歡笑之於醫療照護的魔力。
易福社會創新股份有限公司(eFOOOD)
「食物分享零距離」 如何運用資訊服務重新分配食物?
全球平均 9 人就有 1 人營養不良,卻有 1/3 的糧食被浪費;eFOOOD 以食物分享零距離為願景,惜食環保為核心價值,藉由資訊服務重新分配食物,積極推動「惜食、享食、捐食」,拉近食物過剩與不足之間的距離。
— 最新消息 —
NPOwer 公益行動家投票中獎名單
1.【年會】限量周邊大禮 1 份 x 3 名
2.【年會】限定議題特調兌換券 1 張 x 6 名
je___cinny111119@yahoo.com.tw、ch___il@gmail.com、ti___30125@hotmail.com
j1___3371@yahoo.com.tw、ka___ahot22@yahoo.com.tw、 me___ding@gmail.com
*中獎者敬請來信或私訊粉絲專頁提供 E-mail 完整帳號*
— 歷年公益行動家 —
撐起一個地球的好事:公益的數位動員
會長大的好事:公益創新規模化
信任,讓好事長出力量
超越吧!公益!
變身吧!公益!
創新吧!公益!
— 2020 NPOst 年會 —
最後,都要變成好事:疫情之下,臺灣的公益變遷
這是戰疫,也是戰役,戰我們在惡意中依然與善意並肩同行,不失初心。
NPOst 期許,與你在這裡,讓一切,最後都變成好事。
2019 年底,爆發自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肺炎 COVID-19 隨著全球網絡流布各國,半年內,已造成一千兩百萬例感染、近五十五萬例死亡。隱匿在數據之外,不僅是那些來不及被看見、就已消逝的生命,還有一連串被牽動的效應,生機搖搖欲墜,危機蓄勢待發。
疫情之下,全球流動的軌跡一覽無遺,我們也終於再次深刻體認:這是一個不能獨善其身的時代,無論好壞,我們都將共享全球化的果實。而公益——不僅僅是錦上添花,也不獨然是雪中送炭,它不該是一種特意而為,而應當是浸潤於生活中的一部份,是連結社會運作與延展未來的千萬條神經,是每個人,自然而然,都該關心、也都參與的事。
而如同 NPOst 於 2019 年會所呼籲的,用數位,「撐起一個地球的好事」,因為疫情再次被喚起的,是奠基於全球網絡發展上、突破現實網絡限制的數位創新思維與技能,應該更被珍視的重要性。
開放、透明、關心、互助。今年年會,NPOst 要探究,疫情之下,臺灣的公益變遷;探究我們在「常態」中過渡到「非常態」,即將建立的「新常態」;探究我們如何「趁機革命」,讓巨變成就蛻變;探究我們在考驗中以創新改變社會,讓實驗釀造奇蹟。疫情終將過去,而這一切的最後,我們堅信,都將變成好事。
延伸閱讀 1:組織價值的重新審視 —— 後疫情時期,NGO 應立即著手的 3 件事/2020 NPOst 年會前導文
延伸閱讀 2:武漢肺炎疫情衝擊 NPO,社福團體苦撐:「志工在哪裡?」
延伸閱讀 3:社交媒體年代翻頁後,將面臨什麼樣的傳播社會?《Organization After Social Media 》思考數位應用的新層次
2020 年會活動資訊
國際論壇 X 焦點分享 X 公益行動家
日期:2020 年 10 月 16 日(五)
時間:13:00-21:00(12:30 開放入場)
地點:空總臺灣文化當代實驗場
地址: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 99 號
由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推動、全臺最大的公益議題媒體。
矢志串聯全臺非營利組織,深入討論社會福利與創新。相信行善的無限可能與多元突破,支持跨領域合作以邁向社會共好。關心所有邊緣弱勢,探究助人的倫理與學問,期許成為全臺服務與倡議團體之最大交流平臺。
NPOst.tw © 2020
如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:02-66315059#129。
本活動辦法、訊息以公布於網站上資料為準,主辦單位保有最終變更之權利。如本活動因不可抗力之特殊原因無法執行時,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、終止、修改或暫停本活動。